拔都
词语解释
拔都[ bá dōu ]
⒈ 亦作“拔突”。
⒉ 蒙古语。意为勇士。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拔突”。蒙古语。意为勇士。
引元 虞集 《淮阳献武王庙堂之碑》:“宪宗皇帝 尝赐名曰 拔突。拔突者,国语勇敢无敌之名也。”
《元史·张拔都传》:“﹝ 拔都 ﹞流矢中颊不少却。帝闻而壮之,赐名 拔都。”
国语辞典
拔都[ bá dū ]
⒈ 人名。(西元1209~1256)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。太宗时率师西征,平钦察、俄罗斯,进攻波兰、匈牙利,欧人震惊。时值太宗崩逝,遂返京师。在窝瓦河设营,以统治俄境,袭封咸海之地,世称为「金帐汗」。
⒉ 勇敢、勇士。译自蒙古语。也作「拔突」、「霸突」。
引《元史·卷一二三·赵阿哥潘传》:「阿哥潘率壮士逆战,手杀数十百人,坚遂引去。明日陛见,帝喜曰:『有臣如此,朕复何忧?』赐黄金五十两,名曰『拔都』。」
德语Batu Khan (Eig, Pers, 1205 - 1255)
分字解释
※ "拔都"的意思解释、拔都是什么意思由舟舟儿童文学网-专业的儿童文学资料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